他是王牌卧底,唯一上线只有毛主席,真名鲜为人知,化名却很有名

彩票代理平台有哪些

你的位置:彩票代理平台有哪些 > 新闻动态 > 他是王牌卧底,唯一上线只有毛主席,真名鲜为人知,化名却很有名
他是王牌卧底,唯一上线只有毛主席,真名鲜为人知,化名却很有名
发布日期:2025-05-22 06:30    点击次数:74

前言

在抗日战争行将结束之际,党中央洞察先机,预见到中日民族间的矛盾将被国共两党意识形态的冲突所取代。为此,党中央着手秘密联络那些表面上与蒋介石交好,实则心怀异志的地方军阀,力劝他们摒弃旧途,转向光明,迅速融入人民群众的行列。

1945年7月17日,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八军第十七师于河南洛阳毅然发动了起义,英勇部队历经重重阻碍,最终突破国民党军的严密封锁,抵达了解放区。

图|杨虎城将军

蒋介石闻讯后勃然大怒,即刻下令加强了对三十八军的严密监控。该军原为杨虎城麾下的西北军,与蒋介石的关系错综复杂。这支部队早已萌生脱离国民政府控制的意图。

1946年4月29日,三十八军五十五师在师长孔从洲的率领下举行起义。自此,该军大部分已归属我党领导。随后,该部队更名为西北民主联军第三十八军,孔从洲被任命为军长。值得一提的是,孔从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与毛泽东主席结为姻亲。

三十八军起义之所以能够取得圆满成功,地下工作者范明的贡献尤为突出。他更是唯一一位直接与毛主席保持单线联系的潜伏者。

一、弃医从武

1914年12月4日,范明诞生于陕西省的临潼县。他本名郝克勇,出自一个在当地颇具声誉的文人世家。郝家声名远播,而郝克勇的父亲尤为开明,自年轻时便深受革命思想的洗礼。他投身军校,立志报效国家,最终成为西北军的重要创始人之一,在杨虎城将军麾下担任营长之职。

郝克勇同兄郝克俊亦有着不解之缘。自幼,他们便常聆听父亲讲述那烽火连天的岁月。父亲时常对他们耳提面命,讲述那些惊心动魄的战事。“中国贫困与落后的根本症结,在于封建思想的桎梏,以及官僚阶层与帝国主义势力对民众的压迫。”

拥有一位深怀爱国情怀的军人父亲,郝克勇自幼便在心中种下了救国救民的志向。然而,他性格内向,与父亲的道路各异。他渴望效仿鲁迅等爱国文人,以笔为剑,唤醒沉睡的民众,唤起他们的觉醒意识。

图|开国少将 郝克勇

郝克勇自幼便对书籍情有独钟,家中的“四书五经”及古典名著均被他一一通读。及至十岁,他已然具备撰写富含思想短文的能力。

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郝克勇屡屡目睹无辜民众在炮火中受创,加之瘟疫肆虐,这使他心生念头,渴望学医,以便为民众提供医疗服务。

尽管家人心存疑虑,郝克勇仍旧毅然决然地开始了医学的自学之旅。他遵循着医书上的指导,跋山涉水采集草药,甚至不惜亲身试验药物的毒性。岁月如梭,在他尚未迈入二十岁的门槛时,他已能独立为村中居民提供医疗服务。

纵然郝克勇凭借高超医术惠及乡邻,然个人之力终究有限,不足以从根本上扭转我国衰落的局面。正如鲁迅先生所言:学医救不了中国。”

郝克勇的兄长郝克俊早已投身于邓小平同志的革命事业之中,郝克勇的父亲亦深信,男子汉大丈夫理当肩负起革命的使命。因此,在1929年,郝克勇毅然前往上海,投奔了他的兄长。在兄长的熏陶下,他得以阅读众多进步的书籍。

1932年,日本军队挑起了“淞沪事变”,郝克勇与其兄长并肩投身抗日义勇军。随后,他考入国民党财政部下设的盐务税警官佐学校,完成了学业后,被分配至贵州某县,担任盐务税警分队长一职。

按常理推断,郝克勇所担任的职位本应是一份油水丰厚的差事,倘若他略懂人情世故,那么获取额外的灰色收入自是顺理成章。郝克勇性情正直,从不与那些贪污腐化的官员同流合污。他不仅严于律己,洁身自好,更致力于打击私盐贩卖,先后擒获众多不法之徒。

图|淞沪抗战日军

郝克勇的铁面无私,触及了湖南军阀何健的核心利益,此一节骨眼上的恩怨,何健始终耿耿于怀。鉴于郝克勇的父亲与杨虎城间存有深厚的交情,他很快便被安排至西北军三十八军任职。在那里,他迅速与各级军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。

然而,不久之后,杨虎城与张学良联手掀起了“西安事变”的风波,随后,他们二人均遭受了严厉的清算。郝克勇亦未能幸免,被牵涉其中。在此过程中,何健趁火打劫,诬指郝克勇为“小杨虎城”,自此,郝克勇便丧失了蒋介石对他的信任。

二、38军精神支柱

在西北军中屡遭排挤,郝克勇于1937年初毅然决然地告别军旅生涯,重返校园。他投身于东北大学西安分校财经系,继续深造。在此期间,他热衷于投身于抗日救国的运动中。

抗日战争的硝烟弥漫之际,郝克勇毅然决然地投身于中国共产党。尽管“西安事变”最终迫使蒋介石同意与中共联合抗日,然而,蒋介石对我党的敌意从未消减,在陕甘宁边区,国民党军队的驻扎始终如影随形。

毛主席指出:我们应当竭力广交朋友,力求将朋友的圈子越扩越大;同时,对敌人的盟友,也要善于沟通,力求关系越发融洽。自“九一八事变”爆发以来,蒋介石所秉持的“攘外必先安内”政策,受到了全国爱国人士的一致抵制,杨虎城便是其中一员。当蒋介石部署大军准备对陕甘宁边区发动大规模攻势之际,杨虎城与我党达成了“互不侵犯协议”。

然而自“西安事变”发生后,杨虎城遭受了蒋介石的软禁。昔日杨虎城所统领的第十七路军,亦随之改编为第三十八军,而由杨虎城昔日部将赵寿山出任军长一职。赵寿山与杨虎城同出一辙,均为我国爱国将领,毛主席一直视他们为知己。

图|38军军长赵寿山

为打破蒋介石对延安的严密封锁,我党亟需策反38军。鉴于此,毛主席毅然将此重任托付给了曾在西北军任职的郝克勇。在告别延安之际,毛主席为郝克勇赐予了一个别名——范明。此名取自郝克勇母亲的姓氏“范”,而“明”字则寓意着光明。

得益于赵寿山的鼎力相助,郝克勇得以担任38军教导队的政治教官。在繁忙的训练之余,他时常挥笔撰写爱国主义文章,并积极在报纸上予以发表。此外,郝克勇还于教导队内成功创建了党支部。

截至1944年,38军的党员队伍已壮大至六百余人,其中多数更是军官出身。当地民众亲切地将38军誉为“七路半”,其与“八路军”的形象几乎难以区分。郝克勇,他几乎成了这支部队的灵魂人物。

三、弃暗投明

在剥夺了杨虎城的军事权力之后,蒋介石于西北军内暗中布下了众多耳目,尤其是对一直怀有“赤化”倾向的38军。借助这些潜伏者的协助,蒋介石迅速掌握了38军内充斥着众多共产党员的事实,而此一行动的领军人物正是郝克勇。

图|郝克勇陪班禅返京

蒋介石亲自为赵寿山拟定了一份名单,名单上详列了38军中共党员的姓名,并下达严令,要求他即刻拘捕这些“赤色分子”,郝克勇的名字亦赫然在列。

郝克勇病重,返乡休养。待他重返军营之际,他的名字已更改为范明。

因“剿共”成效不佳,蒋介石对赵寿山产生了通共的疑虑,遂将其调往胡宗南指挥的第三集团军。范明随即迅速将这一重要情报上呈毛主席。

将38军中可靠的同志分成两队,其中一队随赵寿山前往第三集团军,以避免其独自应对国民党顽固派。另一队则返回延安进行深造。鉴于范明的身份已暴露,他也一同返回延安。

抵达延安之际,郝克勇即刻向毛主席汇报了38军的相关事宜。毛主席旋即批准了赵寿山的入党请求。毛主席特命郝克勇掌管38军地下工委的运作,并明确指出,郝克勇不受周恩来与李维汉的指挥,毛主席亲自担任他的直接上司。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里,毛主席于百忙之中,特地为郝克勇同志批复文件,累计竟达百余封。

抗战胜利之际,郝克勇的不懈努力使得38军的大部成功抵达陕甘宁边区,并随后融入了西北野战军的行列。1946年夏季,蒋介石违背了“双十协定”,然而,由于38军的归顺,国民党军对延安的封锁态势有所缓解。

在解放战争年代,郝克勇执掌西北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之职,同时兼任外联部部长一职。凭借其锋利之笔,他赢得了彭德怀元帅的赞誉,被誉为“军中翰林”。

无论从事地下工作还是投身统战事业,郝克勇都保持着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。在西藏解放的历史进程中,他亦贡献了极大的辛劳与力量。

1951年四月,年仅十三岁的班禅在郝克勇的伴随下抵达了北京,这一事件标志着西藏的和平解放。周恩来总理亲自前往机场迎接他们,郝克勇刚步出机舱,周恩来便热情地紧握住他的手:你为国家统一作出了卓越贡献,我谨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,向你致以最诚挚的感谢。

图|晚年郝克勇

在成功攻克那项艰巨的任务之后,郝克勇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请求,希望恢复使用自己的真名,不再继续以“范明”这一化名示人。尽管“范明”这个名字早已在全国声名远播,毛主席却回应道:你还是继续使用“范明”这个名字为佳,这样在今后展开工作时,将会更加便利。

1958年,郝克勇被打为“右派”,之后被列入“彭、高、习反党集团”,遭到了迫害,直到1980年郝克勇才被平反。

从红色特工转变为统战工作者,郝克勇即便遭受不白之冤,亦始终坚持初心,始终不渝地成为一名忠诚的革命战士。2010年2月,郝克勇在西安逝世。